“披星赴街访,戴月荷物归”。8月10日早7:00,曲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向油新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来到山东省东营市油城基地,通过对附近生活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及购物、休闲的“石油人”进行为期一天的街坊,深入普通人的生活,更好地理解石油精神和石油文化。
生活年代的不同在他们身上打下了别样的印记。改革开放前后胜利油田,在各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任教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退休老教师,见到团队成员十分亲切,并为大家介绍了改革开放前后他眼中中国“石油教育”的变化。从王进喜到身边鞠躬尽瘁的各岗位“石油人”,从落后的人工绘图、模型演示到计算机操作和实地参观训练,从教学生如何采油到如何创新采油方式,他讲述了近一小时。老教师感叹说:“国家变了,时代变了,学生也变了,采油还是得靠年轻力量”。
几位在操场上健身、休闲的家属也接受了采访:“我父母是第一批进入胜利油田的,那时条件十分艰苦,吃草根、人力扛油管、无论寒暑营宿在临时帐篷中……都是常有的事,现在我们工作条件改善了,也应该铭记前辈的奋斗。胜利油田对我来说是一份信仰”,“油田的兴衰表面上只与我们的工资相联系,但实际上,它已经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不论在外求学还是工作,一说起油田我就很自豪”。一位在天台看书的小学生说到:“石油是很神圣的,有了它汽车才能跑,国家才能强”。仅几个词,却表达出他对石油和国家的热爱。
夜幕降临,西四路和济南路不再车水马龙,站在天桥上,尽览油城夜晚的华灯。一路向西,便可看到生活气息浓郁的胜利广场。工作一天的青年“石油人”来到喷泉旁,音响中播放的音乐和散步时的宁静,使他们放松身心;单位的轶事成为交谈、学习的“资料”。广场舞、武术和陀螺成为老“石油人”的“娱乐专项”。在这里,他们享受到了胜利油田发展带来的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和生活幸福感、满意度的提升。一位跳广场舞的大妈见到我们说:“越活越年轻,还得享受几年哩!”。
傍晚,各年龄段的胜利石油工人来到胜利广场放松身心,丰富自身精神文化生活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尤丽雅 摄
栉风沐雨五十载,胜利油田当自强 。正是老一辈石油人的艰苦奋斗、大无畏精神和青年“石油人”的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激励了小“石油人”励志从事于石油行业,报效国家。国家工业的“血液”得以绵延不断,源远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