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经济政治的发展,国家对于文化软实力要求的不断提高,一部分民间传统手工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被重视起来。泊里手编红席作为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研究文化的多样性,弘扬传统文化,增强当地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具有重要意义。
8月17日,曲师大席如人生社会实践团赴青岛泊里常河店村展开调研。一进村子,队员们便发现房屋的墙壁上有关于红席的简介和图画,以及“古老红席铺富路”等字样,让人感受到村子浓浓的文化氛围。据了解,泊里红席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相传,孙膑遭庞涓陷害后,避难来到泊里的一农户家,为报知遇之恩,孙膑便琢磨着把高粱杆劈成篾子,编成席子,铺在炕上,并把手艺教给当地人。后来,这门手艺便世代因袭,流传至今,孙膑被席匠们当做“祖师爷”,泊里也成为“红席之乡”。村里有一个小型的红席展览馆,里面有关于红席的详细介绍和实物展示等。接下来,我们走访了两户红席工艺人家,陈奶奶和毛爷爷接受了采访。陈奶奶说,她今年七十九岁,从六七岁开始跟从父辈学习编席。席子的原料是不同于普通高粱的“席高粱”,种子是祖辈流传下来的。从春天种高粱开始,抗倒伏,避免高粱杆出现弯曲;到秋天收割,劈篾子;再到编织,经30道工序,这中间哪一个环节做不好都不能编成一领合格的席子。时至今日,一提到编席,陈奶奶依旧热情不减,她不是把编席当成一项任务,而是当成生活的一部分。见到毛爷爷的时候,他正在晒已经劈好的高粱杆。得知爷爷正要去地里收高粱,我们便一同前往。直挺挺的高粱杆,整齐的排放在地里,队员体验了搬运整理高粱杆的过程,方知不易。
席如人生,不仅编席的手工艺是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席匠们吃苦耐劳,坚持坚守的精神更是我们的文化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