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搜索信息:
 学校主页| 旧版回顾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团动态 > 学生风采 > 正文

寻访泰山挑山工——传媒学院“岱岳行”团队活动

【来源:寻访泰山挑山工——传媒学院“岱岳行”团队活动 | 发布日期:2017-08-06 】


730日,传媒学院“岱岳行”社会实践团队前往泰安市泰山名胜区,围绕泰山人文生态社情开展系列实践调研活动。团队成员首先到达景区内中天门办公处,在驻景区值班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奔赴常规旅游区域之外的山麓茂林,寻访泰山人文精神符号的重要组成——挑山工。

“在泰山上,随处都可以碰到挑山工。他们肩上搭一根光溜溜的扁担,扁担两头的绳子挂着沉甸甸的货物……”冯骥才先生的散文《挑山工》展现了一个充满了坚韧与毅力的职业,

泰山素有“五岳之尊”“天下第一山”之称,挑山工肩扛货物,山上的吃喝用度、建筑材料,由他们一担一担运送。从红门至南天门,全程约7.9公里,海拔1500余米、需登台阶6900余阶,山路陡峭,气候多变,挑山工的劳苦以及他们对此的坚持,正是人们对之肃然起敬的原因。

在盘山公路一侧的偏远地带,团队成员找到了挑夫队休息处的负责人和一位三十余年工龄的挑山工。在说明了来意后,团队成员与两位师傅交流了一个多小时。师傅介绍了他们的工作现状与生活条件,挑夫们一直呆在略显简陋的休息处不下山,现如今只有十几个人挑山工,所有货物都归他们运,虽然近年开通了运货索道,可索道不是随处可至,总有人力运输的需求。

挑山工作为古往今来山间运输的纽带,为泰山的区域建设、维修贡献了巨大的力量,对于今泰山景区商品经济的繁荣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挑山工“吃苦耐劳、自力更生”的精神更是成为了泰山的文化符号。正如一位学者的赞颂,“挑山工,挑山工,性实在,不谈空;步步稳,担担重;汗如泉,劲如松;顶烈日,迎寒风,春到夏,秋到冬……有此一精神,何事不成功”。

随后,调研团队将赶赴南天门景点处,由山上至下,采访游客、道教教职人员,继续了解泰山人文生态社情,发掘岱宗的精神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