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搜索信息:
 学校主页| 旧版回顾
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生教育 > 培养方案 > 正文

戏剧与影视学

【来源:戏剧与影视学 | 发布日期:2014-11-12 】

戏剧与影视学(130300

一、学科简介

戏剧与影视艺术体现了时间与空间、视觉与听觉、造型与表演、科学与艺术一体化融汇的综合特性,该学科浸润艺术传播的人文传统,也洋溢数字科技的时代气息。我校2005年开始“影视艺术学”硕士研究生教育,2011年获得“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目前主要基于戏剧影视、视听艺术与媒介传播的文艺属性,致力于探索戏剧与影视的艺术原理与规律、创作方法与技巧、文化传播与媒介管理等。本学科现有导师队伍11人,其中教授5人,博士4人;拥有功能完善的电视节目制作中心、技术先进的非线编辑实验中心和类型多样的专业教学实践基地;研究生教育理论和实践并重,突出影视艺术创作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毕业生多就业于各类文化传媒和电视机构等。

二、培养目标

本学科培养具有扎实的戏剧影视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影视创作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能独立从事戏剧与影视学科研、教学及应用实践工作,适应当代社会戏剧影视与传媒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具体要求是:

1.学习和掌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严谨、求实、创新的科学作风和良好的学术道德,诚信公正,有社会责任感。

2.掌握本学科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继续学习、创新应用的能力。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的开拓意识,能独立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及担负戏剧与影视艺术创作实践工作的基本素养和实践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专业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听、说能力。

4.身心健康。

三、研究方向

01.戏剧艺术学

02.影视文化学

03.广播电视编导

04.广播电视新闻

05.影视媒介管理

06.纪录片创作研究

07.新媒体艺术研究

四、招生对象

应届本科毕业生或大学本科毕业的在职人员,具有同等学历的大专毕业生原则上只招收相同或相近专业(如影视艺术类与新闻传播类学科专业等),并且必须工作满2年以上;复试时同等学历考生必须加试2门大学本科课程。

五、学习年限

一般为3年,最长不超过4年;学习年限按学制顺延最长不超过1年。

六、课程设置

一、学分要求和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及学时、学分分配表

课程

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

学期

公共

学位课

8学分)

0000002101

第一外国语

136

6

1-2

研究生处安排

000000210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4

2

1

研究生处安排

专业

学位课

12学分)

1303002101

戏剧艺术原理

51

3

1

  副教授

1303002102

影视传播研究

51

3

1

  副教授

1303002103

影视语言研究

51

3

2

孔德刚 副教授

1303002104

影视编导与创作

51

3

2

董从斌 副教授

指定

选修课

12学分)

0000002202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7

1

2

研究生处安排

0000002203

论语与艺术鉴赏

17

1

1

研究生处安排

0000002204

专业外语文献精读

2

2

指导教师

1303002201

戏剧影视文学创作

48

2

2

卢长春 讲师

1303002202

影视美学专题研究

48

2

3

王汝虎 讲师

1303002203

影视摄像造型研究

48

2

1

张维刚 副教授

1303002204

影视艺术史论

48

2

1

刘成新 教授

任意

选修课

(不少于8学分)

0000002205

34

1

1-2

研究生处安排

1303002205

影视剪辑技艺

48

2

1

董从斌 副教授

1303002206

纪录片创作研究

48

2

2

张维刚 副教授

1303002207

广播电视专题研究

48

2

2

  副教授

1303002208

影视特效设计与创作

48

2

3

孔德刚 副教授

1303002209

影视节目创意与策划

36

2

3

李世成 编审

1303002210

影视文化学

36

2

3

刘新生 教授

1303002211

影视批评学

36

2

2

王汝虎 讲师

1303002212

影视艺术哲学

36

2

1

胡凡刚 教授

1303002213

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学

36

2

3

赵德发 教授

1303002214

影视动画设计与创作

48

2

3

  讲师

1303002215

人文科学研究方法

36

2

3

刘成新 教授

1303002216

数字媒体传播研究

36

2

1303002217

文化产业与媒介管理

36

2

1303002218

中外电视史专题研究

36

2

1303002219

当代戏剧戏曲研究

48

2

1303002220

中外戏剧比较研究

48

2

其他

2学分)

0000002301

学术研究报告及论文

2

1-6

培养单位

综合性创作实践活动

3-4

影视作品鉴赏与评析

1-2

同等学力或跨专业考入研究生补修课程

戏剧学基础

影视学概论

传播学基础

艺术学概论

总学分

不少于42学分

 

2.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可灵活多样,倡导实行讲授与研讨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研讨方式在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中的作用。

3.课程考核

课程学习必须通过考核,成绩合格方可获得学分。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学位课程必须为闭卷考试,以70分为合格。无论采取哪种方式,都要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注重引导和促进硕士生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

为充分发挥课程学习在强化硕士生研究训练方面的作用,提倡以要求学生撰写文献阅读报告、实验报告、调查报告等形式加强过程考核,以课程论文等形式进行期末考核。

4.课程安排

公共学位课由研究生处统一安排授课时间。专业学位课和选修课由信息技术与传播学院根据课程的内在联系、系统性和衔接性灵活安排,并要保证各个学期的课程量相对均衡。

七、培养方式

1.在硕士生培养过程中,应合理安排课程学习、论文工作和实践活动等各个环节。

1)充分发挥经典文献阅读在夯实硕士生本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中的作用。

2)充分发挥个人学习与研究计划在引导和促进硕士生自主学习和研究中的作用。

3)课程学习环节应注重研究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4)论文工作环节应侧重于对硕士生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训练,培养硕士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实践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关注实践、立足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和提高的态度和能力。

2.采用导师个人指导与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在充分发挥导师主观能动性的同时,注重发挥集体智慧,拓宽硕士生的学术视野;充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主导作用,引导和促进研究生的自主和个性化发展。

3.中期考核

研究生中期考核在研究生课程学习基本结束后,以研究生的培养计划为依据,对研究生的思想政治表现、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科研能力等方面进行的一次综合考核,按照《曲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暂行办法》有关规定执行。

八、实践活动

研究生必须参加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包括跟随指导老师从事社会咨询工作,参加社会调研活动等。其中,在第三学期或第四学期安排三至四个月赴图书情报、出版发行单位进行专业实习。

九、学术活动

研究生在学期间应广泛听取各类学术讲座,并经常组织和参加学术沙龙活动;每学年每个研究生应准备为大学生做一场学术讨论报告;在导师指导下撰写至少1篇本人研究方向(或领域)的综述性论文。

研究生在校期间应积极参加相关科研项目,在论文答辩之前必须在公开出版发行的学术杂志上发表(或已得到正式采用证明)1篇以上与本专业研究方向一致的学术论文。

十、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工作注重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倡本专业学位论文注重应用研究或实证研究。学位论文工作一般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环节:

1.研究计划

硕士生应在导师指导下,尽早初拟论文选题范围,并在入学后一学期内制定研究计划,提交各培养单位备案。

2.论文开题报告

硕士生一般应于第三学期完成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的审查应重点考查硕士生的文献收集、整理、综述能力和研究设计能力。

3.论文进展报告

硕士生在撰写论文过程中,应定期向导师作进展报告,并在导师的指导下不断完善论文。报告的次数、形式和范围由各学科专业自行确定。

4.论文评阅与答辩

硕士生学位论文必须由导师认可,并经过专家评阅认定合格后,方可进行答辩。

论文答辩从论文选题与综述、研究设计、论文的逻辑性和规范性、工作量等方面重点考查论文是否使硕士生受到了系统、完整的研究训练。

论文答辩未通过者,应修改论文,并再次申请答辩,两次答辩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半年。答辩的具体要求详见《曲阜师范大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

十一、参考书目及相关重要学术期刊

(一)主要参考书目

1.《现代戏剧理论》,彼得·斯丛狄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戏剧艺术原理》,施旭生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3.《世界电影史纲》黄文达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4.《中国电影史》倪骏著,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

5.《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美)大卫·波德维尔 等著,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

6.《电影的故事》(英)马克·卡曾斯著,新星出版社,2009

7.《电影的形式与文化》(美)罗伯特·考克尔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版;

8.《影视语言教程》李稚田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版;

9.《影视批评学》李道新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0.《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李运林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11.《影视艺术鉴赏》吴贻弓、李亦中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2.《闪回:电影简史》(美)路易斯·贾内梯等著,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

13.《世界电影史》(美)克里斯汀·汤普森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4.《影视类型学》郝建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5.《电视传播艺术学》,胡智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6.《艺术哲学》,丹纳著,傅雷译,江苏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

17.《传媒的四种理论》,F·S·西伯特 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18.《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发展》施拉姆,华夏出版社

19.《社会学原理》,【日】富永键一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跨文化传播学:东方的视角》,莫腾森编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1.《西方艺术史》,雅克·德比奇等著,徐庆平译,海南出版社

22.《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中国现代思想史论》,李泽厚

(二)重要学术期刊

1.《电影艺术》杂志

2.《当代电影》杂志

3《当代电视》杂志

4《中国电视》杂志

5《电影理论:迈向21世纪》杂志

6.《环球银幕》杂志

7.《新闻与传播研究》杂志

8.《影视技术》杂志

9.《当代电影》杂志

10.《现代电影技术》杂志

11.《大众电影》杂志

12.《世界电影》杂志

13.《电影评介》杂志

14.《广播与电视技术》杂志

15.《现代传播》杂志

16.《中国广播电视学刊》杂志

17.《电视研究》杂志

18.《文学评论》杂志

19.《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19.《影视动画与特技》杂志

十二、同等学力或跨专业考入的研究生应补修的大学本科主干课程

1.戏剧学基础

2.影视学概论

3.传播学基础

4.艺术学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