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了解身患精神障碍疾病的贫困户生活的真实现状以及当地“以奖代补”政策的落实情况,8月8日,曲阜师范大学“筑梦小康”实践团走进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高疃镇中心医院,针对当地“以奖代补”补贴发放对象开展了采访调查实践活动。
为引导精神障碍患者家属承担对患者的监护责任,进一步加强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监护、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并有效地维护公共安全,烟台市在2018年出台了监护人有奖监护政策(即“以奖代补”政策)——在一个奖补年度内,监护责任评估合格且被监护人未发生肇事肇祸行为的监护人,予以发放年度“以奖代补”监护奖金。
今年是“以奖代补”监护奖金发放的第二个年头,“筑梦小康”实践团跟随医院工作人员,来到了年度奖金的发放现场。
在高疃镇中心院财务科室内,实践队员看到了正在排队填写“以奖代补”监护协议的精神障碍患者家属,他们依次领取奖金,并向医生询问患者情况及相关政策信息。在医生负责人耐心地讲解与指导下,家属们仔细倾听、遵从指示,顺利完成协议签订与奖金领取流程。
监护奖金发放完毕后,实践队员们对这些精神障碍患者家属随机进行采访,向他们了解家内生活状况以及政府医疗补助政策的落实情况。
接受采访的第一位受访者是一位75岁的老人,他的爱人在年轻时改嫁,家里只剩下他和一个48岁患有精神障碍的儿子。儿子现于烟台市八角医院住院,状态良好。当实践队员问及老人的补助情况时,老人脸上不觉露出笑容,他高兴地对队员说道:“他们这帮人做的都挺好的。医院的大夫,镇上、区里、市里的人都来过,经常给我们送东西比如点心什么的。家里的房子大队还给翻新过。我和医院的马大夫特别熟,他经常来看我,我们的关系可好了!”此外,对于贫困户中病患的疾病治疗与费用补助方面,旁边的工作人员还向队员们补充道:“医院能把治疗精神障碍的药物的费用全额报销,他们治病住院基本是不花钱的。”同时老人还表示,政府对于自家家庭情况十分关注,经常派人前来探望,了解情况。老人在与队员谈话中全程都是笑呵呵的,十分轻松自在,举止言谈表现出他对“以奖代补”政策的支持和对扶贫帮助人员的满意。
第二位受访者是一位中年女性,是替患有精神障碍的哥哥来拿补贴的。队员们通过采访了解到,她的哥哥在二十岁时经历了两次高考失利,精神上遭到了重大打击,在一次出差的路上突然患病,一病就病了几十年。更不幸的是,母亲今年得了胃癌刚刚去世,父亲又患有小脑萎缩,家庭的重担都落在了唯一有劳动能力的妹妹身上。而妹妹也有家庭,儿子今年刚考上研究生,整个家庭经济状况也比较拮据。女士说起哥哥的事情面露伤心愤慨,想起家里的重重压力又不免担忧。当实践队员问道:“咱这边治病吃药花钱吗?”女士回答:“不花钱。”实践队员又问及是否还有其他补贴时,女士说道:“低保什么的,反正是上级都照顾。”接着队员又询问了女士目前哥哥的精神状态。女士表示哥哥的精神状态很好,可以正常交流。通过与这位女士的交谈,实践队员发现“以奖代补”政策可以适当缓解其家庭负担,在给女士的哥哥和父亲提供较好医疗服务的同时,还能尽可能补贴家里的日常开销所需,帮助维持一家人生活的和谐稳定。
通过此次与精神障碍患者家属的近距离交谈,队员们了解到高疃镇精神障碍贫困户有着不小的生活压力,但政策所提供的资金充足、医疗保障到位,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贫困户的重担。与此同时,政府也提供了相应的福利,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面对生活。从患者家属的口中,队员们可以切实感受到“以奖代补”政策给贫困户带来了可靠的保障。